爱钓鱼
首页 > 知识 >
导航

野钓打窝“四大忌”,不是钓鱼,而是喂鱼!

来源:爱钓鱼 作者:苏渔翁 时间:03-09 08:47

钓鱼打窝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,窝子打得好可以帮助我们钓到更多的鱼,反之窝子打得不好,鱼钓不到不说还会造成窝料浪费,变成了喂鱼!

那么钓鱼该如何正确打窝,关于打窝又该注意哪些方面的技巧?本文我们就来聊一聊,野钓打窝的几个忌讳,希望对新手钓鱼人有所帮助。

野钓打窝大忌一:不看情况猛打窝

去钓鱼,刚到河边不看情况上来直接猛打窝,就感觉这窝料不花钱一般,结果到最后鱼没钓到几条,窝料倒是打了好几大盆!这种情况不仅新手会犯,很多老手也会犯。

野钓打窝“四大忌”,不是钓鱼,而是喂鱼!

造成这种原因大多来源于跟风,被一些所谓的钓鱼大师给误导带偏了,比如某大盆,钓次鱼没有几大盆窝料都不好意思说是钓鱼,看他钓鱼的钓友也是有样学样,有一大半也跟着这么去打窝!

钓鱼不能把所有的上鱼希望都寄托在窝料上,窝料的用量要根据现场情况、垂钓鱼情、垂钓的时间等来定,水面不宽或垂钓的时间较短,那么这时候宁愿少打窝也不要多打窝。

野钓打窝大忌二:不看鱼种乱打窝

很多钓鱼人在饵料和窝料上存在偏见,他们会认为饵料会比窝料重要,觉得只要饵料开得好,味型用对了就能钓到鱼,而对窝料就没有那么在意,随便什么品种和味型都一样。

野钓打窝“四大忌”,不是钓鱼,而是喂鱼!

这样的观点非常错误,不管是饵料还是窝料,对钓鱼来说都非常重要,只偏向于饵料的好坏,不注重窝料的味型和品种也很难钓到鱼,说白了鱼都不进窝,饵料弄得再好也没有鱼吃。

比如去钓鲫鱼,拿着一包玉米去打窝,能吸引到鲫鱼吗?又或者在冬天垂钓,窝料讲究腥味和雾化,这时应该考虑窝料的味型和状态,窝料要根据主钓鱼种和季节进行选择,不能只重饵料不重窝料。

野钓打窝大忌三:没有章法瞎补窝

钓鱼打完窝子,垂钓过程中还会有一个补窝的操作,这一步主要是要看鱼口的快慢来决定的,而有些钓友在这一步做得很不到位,完全没有根据实际的鱼情进行正确补窝。

野钓打窝“四大忌”,不是钓鱼,而是喂鱼!

补窝前需要考虑两个方面,其一是有没有那么多鱼,其二是水底的窝料还剩多少,两者是一个互相联动的关系,鱼多的情况下定时定量去补窝,就算把更多的鱼吸引过来,你不还得一条条的钓。

鱼少的情况下更不用频繁补窝,有的钓友看到没鱼口,也不管水底还有没有窝料继续补窝,结果是越补窝越没口,水底的窝料都堆成了小山,鱼吃窝料都能吃到饱,谁还会关注你鱼钩上的饵料。

野钓打窝大忌四:不看环境去打窝

钓鱼不打窝,钓的也不多,这是钓鱼圈里的顺口溜,也证明打窝对钓鱼有多重要,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,比如急水、水色浑浊、每天有人钓的老钓位等,这些情况一般不用去打窝,实属是浪费窝料。

野钓打窝“四大忌”,不是钓鱼,而是喂鱼!

下雨天,河水涨幅很大水流急水色浑浊,这时打窝根本没有任何意义,在这种情况下连浮漂都站不住,打下去的窝料也会被水流冲走,垂钓只能用闷竿钓法,挂蚯蚓去钓一些鲶鱼黄辣丁等。

每天都有人钓的老钓位也不用打窝,天天有人钓,这个刚走那个就来,水里不会缺吃的,周边的鱼也早就形成了一种规律,到点饿了就会过来,下竿只需通过鱼钩上掉落的饵料就能钓到鱼。

以上就是野钓打窝需要知道的几个技巧,不懂得打窝,既不能发挥打窝的真正作用,浪费了窝料还钓不到鱼,大家学会了吗?

文章来源于公众号:钓鱼三十年
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。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,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。

电脑版 © 2017 苏ICP备17044731号-1